详细信息

国际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4~2025)

《国际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4~2025)》由中央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林光彬领衔的研究团队撰写。旨在通过国际比较研究,为完善和提升国家财政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做一些基础性、战略性、趋势性的支撑工作。

本报告根据国家财政活动的运行特征和规律,在传统财政研究收、支、平、管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把财政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到深进一步归纳提炼为财政运营、财政稳定、财政均等、财政治理和财政潜力五个方面,并根据这五个方面进行指标构建,把这五个方面作为财政发展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这是一种新的财政分析范式,也是我们的一次探索性尝试。其理论逻辑是财政目标与财政手段的匹配。财政发展的核心目标包括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层的促进增长、保持稳定,第二层的促进均等、提高政府效能,第三层的培植财源、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相应地,财政运营指数联结促进增长目标,财政稳定指数联结保持稳定目标,财政均等指数联结促进均等目标,财政治理指数联结提高政府效能和实现治理目标,财政潜力指数联结培植财源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以上对财政活动的分类分析,按照目标导向的框架和分类,可以满足既无重复又无重大遗漏这样的基本要求,也可以最合逻辑、最易解释清楚地构建目标,同时也契合党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报告以中国特色财政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同时借鉴西方经典财政理论思想,构建了国际财政发展指标体系,并且测算了15个主要国家的财政发展指数。财政发展综合性指数的国际比较研究显示,2017~2021年中国财政发展总指数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排名在第7~11名波动。其中财政运营指数排名下降明显,指数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财政稳定指数排名靠后,指数值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财政均等指数排名居中,指数值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财政潜力指数2020~2021年排名靠前,指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财政发展独立性指数的国际比较研究显示,中国财政收支的绝对规模最大,人均财政收支水平较低但是增长较快;小、中、大口径下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都较低,并且自2019年起持续下降;中国财政恩格尔系数较小,民生支出密度的水平虽低但增长较快;中国的财政赤字水平较高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负债率、债务率和债务成本均较低但呈现上升的趋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财政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报告认为,中国在基本确立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以后,主要面临财政收支规模增速放缓、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增加、财政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与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报告认为,中国未来应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以提升财政收支效率,建立科学可量化的财政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财政制度以提升财政治理水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