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分析了2023年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揭示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民生保障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县域经济不仅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本书不仅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本书对推动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全书共三个部分15篇报告。总报告部分聚焦于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通过构建综合竞争力水平指标体系,对各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估。四川省县域经济呈现“一干多支”的格局,尤其是成都市下辖县域在经济竞争力上优势明显,各功能区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特色,共同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同视角下的县域前十强排名,进一步展示了各县域在不同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
综合发展篇从经济总量、人口发展、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等九个维度对县域经济进行了多维度解读。成都市及其周边县域在经济总量、人均产值上均具有显著优势,呈现“中心辐射、一超多强”的特征。人口规模、工业发展、财政贸易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数据指标也表明,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多个维度上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此外,川南经济区因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速较快,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川东北经济区在流动人口净流入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农业增速和城镇化水平提升方面有明显进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农业年均增速居全省前列,反映出该区域在农业发展上的潜力。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上与川东北经济区相近,整体表现较为均衡。
县域案例篇通过汶川县、彭州市、越西县和安宁河谷经济走廊四个典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展示了各地在灾后重建、产业优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其他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这些案例,书中不仅呈现了不同县域在面对复杂发展环境时的应对策略,也揭示了相关政策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