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于2015年末率先在全国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倡导“从一米高度看城市”,持续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深圳特色的、超大城市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独特模式。
本书以《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关于先行示范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意见(2021—2025年)》以及两轮《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为纲领,分为总报告、空间建设篇、公共服务篇、发展环境篇四部分,回顾了近年来深圳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举措:制定了战略规划、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和建设指引,发布了涵盖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出行系统、母婴室、实践基地等领域的建设指引;面向全人口无差异地提供儿童友好公共服务,多尺度全领域地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多层级多形式地探索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方式,将儿童友好理念嵌入各部门工作,凝聚全民力量共建共治,广泛开展立体宣传。本书提出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未来需要在结合空间与服务、应对环境变化、平衡建设与运营、推进普及均衡等方面取得突破,继续为儿童创造美好未来。
《深圳妇女儿童发展报告(2024)——儿童友好》采用大量案例,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领域的描述、分析和解读,总结梳理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揭示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妇女儿童家庭幸福感和获得感、创新城市治理理念等带来的深远意义,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历程和前景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