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促进国际法治报告(2024)

《中国促进国际法治报告(2024)》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和(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策划编撰的中国国际法年度实践专题研究报告。本书由总报告、国家实践篇和理论贡献篇三部分共10篇报告组成,最后附有《2023年中国促进国际法治大事记》,综合分析和评价中国2023年在国际法治各个重要领域所表明的理念、坚持的原则和立场,以及采取的具体行动,系统展示了中国对促进国际法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有助于增强中国践行国际法治的透明度,有助于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国促进国际法治发展的事实。

总报告指出,2023年,乌克兰危机叠加巴以冲突,地缘安全格局震荡加剧。国际法的总体发展态势呈现相关领域国际规则发展有序推进,巴以冲突的爆发与持续冲击现行国际法原则、规则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国际政治外交问题司法化日益加剧等特点。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多边主义与正确义利观,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发展国际法理念与原则、完善涉外立法与司法实践、通过外交促进国际法发展、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变革以及发展中国国际法学理论方面成绩斐然。展望2024年,中国国际法学界将以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导向,以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推进涉外法治工作,不断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分报告由国家实践篇和理论贡献篇共9篇报告组成。在丰富与发展国际法理念与原则方面,中国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聚焦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关键维度,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理念,提出了应对当前世界严重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安全赤字和发展赤字的体系化主张,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在涉外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新发展方面,中国持续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多维度维护国家安全、丰富外交斗争法律工具箱、加强涉外司法审判工作、提升涉外审判能力、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促进国际制度发展、推动国际治理变革领域,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主动参与国际法治建设和实践活动。在推动中国国际法话语体系发展方面,中国学者更加重视新时代国际法的理论研究与创新,推动构建中国自主国际法知识体系,进一步增强中国国际法学者在国际法发展中的话语权。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