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

《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综合分析了2024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基于对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中期的跟踪评价,深入探讨了高职生的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升本情况、灵活就业、能力达成及对学校的满意度等多个维度。

2024届高职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就业形势持续承压,毕业生择业呈现多元化、务实化趋势,毕业去向落实率(88.6%)保持稳定。受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受雇就业比例下降至58.5%,灵活就业占比持续上升至9.6%,其中超过三成依托数字平台实现就业。专升本比例稳定在20.7%,体现毕业生升本意愿与职业发展路径的多元化趋势。民营企业/个体岗位持续成为就业主渠道,占比达到73%,五年来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82%,就业心态更趋成熟与务实。

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显著推动高职毕业生就业结构调整和岗位升级。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较快,进入装备制造业就业的比例达13.1%,其中从事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操作等新兴技术岗位的占比增加。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比例升至6.3%,零售及文娱领域数字营销岗位占比增多。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相关岗位已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新亮点,带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岗位层次整体提升。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紧跟产业转型需求动态优化。2025年,全国新增专业点7331个,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数字产业和绿色经济领域,其中近半数为职业本科层次,体现出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提高及产业适配性的增强。但部分院校专科专业设置存在盲目现象,导致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偏低,实习实践环节不足、课程内容陈旧不实用等问题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新技术发展持续重塑就业技能需求,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高职毕业生在综合判断与问题解决、技术创新与迭代设计等高阶技能方面仍存在不足,数字技能培养满足度偏低,制约了就业适配性。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课程更新和实践教学升级,加强师资建设与数字教学资源开发,推进高职院校“五金”建设提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适配性与质量,助力高职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