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合作为人类社会和平发展树立了典范。特别是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中非关系整体定位已经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站上新起点。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保持强劲活力,取得丰硕成果。
《中非经贸合作蓝皮书:中非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包括总报告、国别篇、专题篇、地方篇、附录五部分。总报告《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形势与展望(2025)》聚焦中非经贸合作总体态势,剖析了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历程、现状、挑战和对策,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个人等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国别篇分别围绕中国与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南非、埃及、马里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专题篇涵盖了中非农业合作、新能源合作、纺织服装贸易投资、中医药合作、矿业合作、园区合作及文旅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深入分析了各领域的合作现状、挑战与对策。地方篇以湖南省、广东省和浙江省为例,总结了这些省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实践与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中非经贸合作历经初期探索、稳步拓展、加速发展和提质增效四个阶段。目前,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合作及政策机制等方面成果丰硕。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商品贸易2023年超2800亿美元,服务贸易2021年达418.66亿美元,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范围向多元化、高附加值转型;对非投资流量和存量总体上升,投资领域集中于采矿业、建筑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在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领域开展众多项目;发展合作广泛,涵盖教育、农业、医疗卫生、绿色发展等方面;政策机制不断完善,高层合作框架、贸易投资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为合作提供有力保障。报告首次构建中非经贸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中非经贸综合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根据最新的、系统的公开数据,中非经贸综合发展指数从2005年的11.723提升到2021年69.118,经贸质量指数从14.386提升到65.207,经贸活力指数从15.363提升到69.281,经贸规模指数从0.100提高到92.999,经贸潜力指数从11.134提高到59.287。中非经贸合作平衡发展指数从2009年的36.379提升到2021年5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