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2024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稳步迈进,中国式现代化社区建设和治理逐步迈上高质量发展征程。基层社区治理不断呈现新图景,社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三治融合”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本报告基于丰富翔实的案例呈现、客观的数据分析、科学的理论视角,全面阐述了中国社区事业发展情况。
在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等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城市社区改造工作机制逐渐优化、整治模式不断创新、整治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党建引领机制全面提升新时代乡村振兴、城市社区多元共治效能和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社区形成跨区域、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机制,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社区基层治理形成新动能;社区环境不断优化,智慧小区改造增强社区治理互动性和实效性,居家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创新模式丰富而多元,养老服务普惠化覆盖率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同时,伴随新质生产力推进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基层社区现代化治理面临治理单元碎片化、基础设施弱项与民生痛点交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未能满足居民需求、人口异质性与诉求分化等诸多挑战;居民社区参与度、数字化治理水平、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水平迫切需要提升。此外,随着中国城市更新步伐加快、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城市老旧小区环境整治体制还有待优化,社区老旧小区更新对流动人口需求及社会网络与文化认同也需加强关注,等等。
为此,扎根中国社区经验,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中国社区实践,本报告基于丰富的经验研究和科学的理论分析,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形成关于中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模式和有益思路,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善治格局形成:一是提升环境整治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加强产业融合与能源替代,创新投融资机制;二是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政策保障以及多方协作机制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建构;三是拓宽老年助餐设施服务范围和供给,推动农村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完善助餐机构补贴政策,推动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文化内涵凝练和品牌塑造、健全供需有效对接机制、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城市更新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供给水平;五是采取综合政策方法提高居民社区日常空间公共参与度,搭建多元化的协商平台,建立与社区治理单元类型相匹配的治理体系,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谭日辉: 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北京城市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区、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应用社会学等。代表作为《一个南方城市的空间社会学研究》(专著)、《北京社区治理机制研究》(专著)、《管理创新与政策选择——政府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合著)、《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合著)、《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层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论文)、《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基础》、《数字平台优化韧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韧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
李敏: 博士,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中华女子学院城乡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区工作、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主要代表作为《温情再归:超大城市的熟人社区建设》(专著)、《制度如何制造不平等:一个北方城市贫困女性社会排斥的制度分析》(专著)、《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为例》(论文)、《多民族社区人际信任构建——蒙汉杂居C社区向互嵌型发展研究》(论文)、《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以广州市为例》(论文)、《社区参与何以可能——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Network Age in East Asia(论文)、《家庭社会工作》(主编)。
李金娟: 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社区养老。主要著作为《北京市社区养老照顾专业化资源配置研究》(专著)、《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合著)、《北京社会生活创新》(合著)。主持“基于‘时间银行’的北京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社区工作者思想动态研究”课题(北京市社工委民政局委托决策咨询课题),并参与其他部门委托各类课题多项,在《学习与探索》《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共计30余篇,曾获第8届亚洲大洋洲国际老年学老年医学论坛论文优秀奖。
包路林: 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规划、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曾参与社区精细化治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社区生活圈等相关研究课题。主要代表作为《中国数字化社区建设的未来展望》《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主要难点与措施建议》《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编制工作的相关建议》《发展“物业+养老”模式促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北京市远郊区县发展养老产业的外部环境研究》《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措施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