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实践归宿,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和新路径。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对于指导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产业新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策源地,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本书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全面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结构和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总报告基于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经验概括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机制、实现路径和对策建议。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思路,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有,聚焦产业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卓越企业培育,打造产业集聚区;聚焦能级提升,营造高品质生活。为推进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产业新城的规划与布局,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加大资源要素支持力度,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为新质生产力篇,共由5篇报告组成,主要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标志与特征,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与模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数字经济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等主题。新质生产力高度依赖科学技术知识和新兴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产业紧密联系,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智化、网络化、绿色化、融合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具有天然契合性,通过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加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路径能够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跃升。
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篇,共由10篇报告组成,分别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新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构建产业新城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产业新城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产业集群、赋能产业新城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经济发展领域,新质生产力能够提升产业新城的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助推产业新城经济结构升级;在社会发展领域,新质生产力着力优化产业新城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全方位进步;在生态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广绿色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新城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新局面。
第四部分为典型案例篇,共由3篇报告组成,分别探讨了南京高新区、伊滨科技产业新城、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案例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重视新科技引领、新要素挖掘和新产业集聚,能够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和新赛道,推动产业新城获得新动力和新优势。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