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提出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工作的正确方向,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我国是金融大国,但不是金融强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我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等重大改革,平稳实施机构改革,资本市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
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能够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有助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证券公司应履行资本市场“守门人”职责,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当前,我国证券公司数量众多,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处于转型中的证券公司“看天吃饭”特征依然明显;同时,受行业周期性影响,部分券商经营困难,甚至在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因触碰“红线”而遭受处罚。因此,在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评价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书创新性构建了证券公司竞争力评价体系、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和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根据评价体系中指标分值,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竞争力、数字化转型和系统重要性进行了排名。在竞争力评价中,大中小型证券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差距在不断扩大;大型证券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赢利能力远超中小型证券公司,中小型证券公司的微观和宏观风控能力排名相对靠前,且中小型证券公司的成长能力相对较强。在数字化转型评价中,发现我国证券行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多数证券公司还在起步、探索阶段,且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但整体来看,通过数字化赋能公司发展已成为证券行业共识,本书根据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路径。在系统重要性评价中,证券公司“马太效应”特征显著,头部证券公司往往排名靠前,但排名靠前的证券公司个别指标不能达到监管标准,意味着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推动行业内的合并重组,以提高头部证券公司的系统重要性。此外,本书还对证券行业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发现证券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状态,自营业务成为2023年第一大收入来源,年内案发数量和罚没金额较2022年有所提升,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依然是违规重灾区,查处力度的加大体现了监管层促进券商规范稳健发展的决心。
孙国茂: 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专家顾问,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先后担任济南大学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和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等职,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理论、制度经济学和数字经济等。出版《公司价值与股票定价研究》《制度、模式与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组织与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等10多部学术专著;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学术期刊以及《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30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连续13年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社科院蓝皮书系列),连续11年主编《山东省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和横向研究课题20多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次、二等奖等奖项多次。2012年创办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在学术界和金融界产生重大反响。每年向山东省委、省政府呈报多项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数十项成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山东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专家。
李宗超: 山东省亚太资本市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商业银行。
山东省亚太资本市场研究院: 山东省亚太资本市场研究院是受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省级智库机构,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研究等。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研究服务,孵化和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提供市值管理和资本运营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机构提供具有战略价值的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专项研究解决方案。研究院拥有一支近30人的专业研究团队,包括胡汝银、马庆泉、胡俞越、刘李胜、黄运成等著名专家、学者。核心研究人员孙国茂为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专家顾问,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国茂先后参加了山东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以及山东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研究和《山东地方金融条例》《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的讨论和编写。研究成果山东省亚太资本市场研究院先后承担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工信厅、烟台市、潍坊市、枣庄市等委托的多项研究课题;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公司金融论坛”;连续多年编写《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山东省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等年度研究报告。其中,《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先后编写并发布了《山东省上市公司白皮书》《山东省中小企业白皮书》《山东省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山东省上市公司ESG白皮书》《山东省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等电子版研究报告。会议论坛中国公司金融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0届,每年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内外广受关注的金融经济热点问题确定论坛主旨。参加论坛的人员有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等的高管人员、金融从业人员,大学及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海内外关注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专家、学者。专家团队山东省亚太资本市场研究院特约包括李扬、夏斌、吴晓求、贾康、贺强、王忠民、刘尚希、韦森、巴曙松、姚洋、祁斌、姚景源、张承惠、管涛、谭雅玲、徐洪才、郭田勇、马险峰、李迅雷、李康、杨涛、曾刚、王力、张跃文、林义相、张述存在内的近百名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和证券投资与研究专家,组成了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团队。合作伙伴山东省亚太资本市场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证券交易所、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山东省扶贫基金会、山东省小额贷款企业协会、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等近百家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社会科学网、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经济频道、齐鲁网、《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证券日报》和《经济日报》等近百家中央、地方专业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