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色列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压力。政治方面,司法改革使以色列深陷政治动荡。2023年1月4日,以色列司法部部长亚里夫·莱文提出对司法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改变法官遴选程序赋予执政联盟对法官任命的控制权、取消最高法院对议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议会可简单多数推翻最高法院裁决、法院不能以“合理性”为由取消政府决定、改革政府法律顾问等五项内容。司法改革引发的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是该国在过去40年中经历的最深刻的内部危机。10月7日,哈马斯的突然袭击导致以色列遭受了空前规模的伤亡,随后以色列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这是自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以来的头一次。新一轮巴以冲突(加沙冲突)爆发,以色列在加沙的报复行动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伤亡,激起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不仅如此,当加沙战场趋于稳定后,以色列展开了对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组织以及伊朗的多重反击,战争外溢现象使中东的地缘环境更为复杂。战争所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严重损害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国际反犹、反以势力空前高涨。
经济方面,2023年,受到司法改革、加沙冲突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以色列经济经历了显著变化,上半年经济增长一度中断,随后逐渐回稳,10月经济活动急剧减少。全年GDP增长率为2.0%,明显低于前几年的增长水平,而人均GDP几乎没有增长。在加沙冲突爆发前,经济一度出现“软着陆”的迹象,通胀从年初的5.4%降至年末的3%,产出缺口缩小。然而,第四季度由于受战事的影响,GDP下降了5.6%。以色列商业环境风险的增加也加剧了境外高科技投资者的担忧,从而导致初创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募集资本的速度急剧下降。加沙冲突的爆发导致以色列初创公司的产出显著下降,高科技公司通过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募集的资本量较2022年下降了约70%,回落至五年前的水平。
外交方面,2023年以色列在国际层面受到空前的批评和孤立。司法改革不仅在以色列国内引发巨大分歧,而且在外部招致广泛批评,美国、欧盟等对司法改革均表达了不满。特别是10月7日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在加沙的报复性军事行动造成巴勒斯坦人的大规模伤亡,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尼加拉瓜等国先后宣布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西方盟友也对以色列的过激行动给予批评,抗议以色列的浪潮在欧美国家频频爆发。
中以关系方面,尽管受到中美博弈的影响,中以两国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随着疫情结束,中以双方的合作得到恢复并趋向正轨,这种合作既有国家层面,也有省区市层面,尤其在创新合作这个重点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
基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与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影响力,以及加强中以双边交流合作、推进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的现实需要,以色列蓝皮书课题组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力量,邀请科技部中以创新合作战略研究中心和中以学术交流促进协会(SIGNAL)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出了《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