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重庆、武汉、南京、南昌召开四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数次实地调研考察,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光荣使命。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旨在通过客观评价分析沿江各省市、地市在协调性均衡发展方面的现实状况、主要短板和发展趋势,指导沿江各省市、地市明确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围绕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全力破解,共同推动沿江各省市、地市及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促进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区域协同融通带动能力;激活发展动能,着力打造多极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民生保障,着力夯实人民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巩固交通互联,着力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厚植绿色底蕴,着力加强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是长江经济带迈向更高水平与更高质量的必由之路。
成长春: 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省政协委员,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现为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江苏乡村振兴智库研究院首任院长、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50人论坛专家。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China Today》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索引50余篇,著有《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研究》《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江苏沿海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研究》等论著20余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10余篇咨询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鉴定专家库专家,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库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务院参事室等国家部委联系点研究专家,应邀作为中宣部2018年“大江奔流”大型专题采访活动随团专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全程点评。
徐长乐: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人类(生态)学硕士生导师,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注册咨询专家。长期从事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战略,流动人口问题,城市灾害减防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工作。先后主持各类科研及决策咨询项目78项,其中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32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