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健康中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全民健康描绘了宏伟蓝图。随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相继颁布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步入“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申了医药产业应坚守生命至上的原则,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化国际合作,引领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已成为关乎全局的战略要务。为此,亟须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旨在优化研发创新制度和环境,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在这套制度体系中,科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基于此,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应运而生。该指数从研发投入、研发成果、研发质量、研发支持四个维度进行构建,不仅弥补了我国医药研发评价体系的空白,更打破了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实现对研发投入、研发成果、研发数量与研发质量的全面关注,为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通过赋予研发成果与研发质量更高的权重,该指数让真正致力于研发创新、产出丰硕、质量卓越的企业脱颖而出,从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书围绕“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这一核心议题,精心编排了五大篇章,共计20篇报告,旨在从宏观至微观,从国内至国际,深入剖析中国医药企业研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本书深入分析了2013~2023年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的情况,发现其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指数和研发成果指数的显著提升,研发质量指数与研发支持指数虽有所提升,但增速相对平缓,且这一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头部企业的拉动。然而,2023年,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研发成果指数的下降,研发投入指数和研发支持指数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研发质量指数有所增长,彰显了我国医药企业在提升研发质量上作出不懈努力。此外,本书还对中国医药制造与医疗器械两大关键领域,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及体外诊断六大细分行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此外,还邀请了国内优秀企业代表和国际知名药企代表,深入探讨了研发创新管理之路以及细分行业研发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旨在为我国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