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多领域研究资源,围绕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前沿趋势开展跨学科研究。本书延续系列化研究框架,结合年度产业动态优化选题,形成总报告、行业报告、热点研究、名家视点四大板块,系统呈现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景图谱与创新路径。
本书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选题方向,每年按照基本相同的框架组织编写,连续出版,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及研究成果不断深化与优化,研究方向涵盖北京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态势与战略对策,影视、动漫和游戏等细分行业转型升级路径,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生态构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与国际比较,文化金融创新与投融资机制发展,超级IP培育与文化传播等多元领域。
总报告全面梳理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指出北京文化产业门类齐全、业态完整,加快构建高精尖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区域协同不足等问题,需构建数字协同平台、智能服务生态,推进科技融合、园区转型及全球传播。
行业报告指出,北京影视产业呈减量增质趋势,面临观众观影习惯变化、创作同质化、技术创新需加强等方面的挑战,应强化创作和生产环节创新、加大新技术投入应用、完善政策体系。北京动漫和游戏产业增速明显、规模居首、产业链成熟,但存在缺乏行业龙头、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需打造本土文化IP、增强IP商业化运作。北京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增长、新业态涌现、政策环境良好,但存在区域协同发展不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规划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等。北京通过申遗、工业遗产转型、文创产品开发等,推动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资金投入不足与可持续性运营难、传统技艺传承断层及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等挑战。
热点研究指出,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呈现“中心辐射、核心互补”格局,但面临政策落地衔接不足、技术渗透不均、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需优化政策协同、强化“文化+科技/金融”融合、推广智慧园区与多元盈利模式。与洛杉矶、巴黎等国际城市相比,北京文化产业在核心产业驱动、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可借鉴国际城市经验强化科技赋能与遗产活化。针对北京投融资市场趋冷现状,需深化文化金融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建设服务平台以破解融资门槛高、评估困难等问题。
名家视点指出,传统出版业需应对阅读习惯改变、线上渠道主导等时代之变;北京市应构建“北京中轴线”超级IP的业态谱系,通过文博文旅、数字创新等多维度IP活化文化遗产;从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出发,出版企业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完善选题策划、内容把关及数字化转型的管理路径。
本书总报告与行业报告、热点研究、名家视点紧密关联,总报告揭示的共性问题在各行业报告中有具体体现,各行业提出的对策与总报告的对策建议形成呼应,共同指向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王关义: 北京印刷学院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经济要参》《经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6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原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首届北京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高校育人标兵、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首都教育先锋集体带头人等荣誉,曾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等二十多项高层次奖项。兼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宣部全国出版学科共建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等。长期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李治堂: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社科基金等项目和行业协会、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多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产业经济、出版印刷产业发展等。
王亮: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3部,完成研究报告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EI、CSSCI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系统收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央文资办、北京社科基金、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7项。荣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北京印刷学院本科教学优质课堂奖、北京印刷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雅昌教育奖(科研类)。
杜若飞: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讲师。北京大学文学学士、艺术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博士。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文学》《四川戏剧》《视听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涵盖电影产业发展、跨文化传播等领域。担任多部影视作品编剧,作品在广东卫视,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播出。原创剧本多次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扶持计划,获“北京影协杯”潜力电影剧本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产业、电影叙事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