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市经济运行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深水区,增速回落与结构演进同步发生,经济进入再平衡调整期。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1032.50亿元,同比增长2.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五位。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优化至1.08%、25.26%、73.66%,服务主导型经济体系稳步成形,体现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
2025年是广州迈向新质生产力主导阶段的关键窗口期,经济运行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内生动力培育,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温和回升态势。同时,面对当前实体经济结构性压力持续积聚、有效需求扩张动力不足等一系列制约经济潜能释放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结构性、体制性、趋势性问题,建议广州在2025年聚焦制造业重构、枢纽功能强化、消费提振、投资破局、招商提效五大维度,以结构调整为导向加快推动制造业系统性重塑,以要素集成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提升枢纽型经济组织能力,以有效需求扩张为支点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内生动能,以项目牵引为核心加快投资动能和发展空间扩展,以精准招商为抓手全面增强新兴产业集聚力和平台承载力,以企业梯度培育为重点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
涂成林: 博士,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陈泽鹏: 博士,中共广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市委财经办副主任,曾任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长期在广州市党委、政府从事产业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组织或参与了广州城市发展规划、财政税收体制创新、党建和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等领域的专题调查研究。
陈小华: 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理学硕士。曾在广州市荔湾区、花都区、萝岗区、黄埔区、增城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功能区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发展,组织并指导多项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区域功能定位、统计改革创新等领域的专项调查研究。
谭苑芳: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等。主要从事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城市学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省市重大、一般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在《宗教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