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5)》是“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反映广州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包括七个部分,分别为总报告、经济运行篇、综合战略篇、工业经济篇、服务经济篇、新技术新产业篇和产业园区篇,共收录研究报告22篇。
2024年,广州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从需求看,消费基本持平,投资出现分化,出口表现较好;从产业看,工业受制于汽车制造业、服务业受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下拉影响,增长未达预期。展望2025年,广州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但仍有不少积极因素,宏观经济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呈现深度融合新景象,影响广州经济增长的重大不利因素有望缓解;另一方面,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愈发激烈,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存在短板,企业改革和平台发展仍需强化。通过建模预测和综合研判相结合的方法,本书预计2025年广州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处于3.7%~5.1%。
欧江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兼任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人大制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咨询库专家、广州市和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房地产经济等。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重大课题200余项;出版专著4部,执行主编并出版《广州经济发展报告》15部,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0余项。
伍晶: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和决策咨询研究,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服务经济、人口与劳动经济等。参与编辑出版《广州经济发展报告》9部,执行主编出版2部。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曾在多个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多次主持或参与广州重大文件、重要报告起草,广州市重大规划研究编制,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研究,以及广州市多项重大政策文件制定起草工作。主持开展“老城市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报告获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批示。主编《广州经济发展报告》《广州社会发展报告》等广州系列蓝皮书,多次获评“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具体”——重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变化与结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内涵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成逻辑:“术语的革命”与“集义所生”》《“自然史的过程”与建构式改革——历史主动下新时代的改革逻辑》等多篇论文,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81年7月,是隶属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定位于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全院编制人数174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13个研究所和城市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往、社会治理等专业化研究平台,常年组织开展以广州发展战略、区域公共政策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课题和以老城市新活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举办以全球城市评价、宏观经济运行等为主题的系列高端国际会议,编辑出版《开放时代》杂志和《领导参阅》内刊,研创出版“广州蓝皮书”和“广州城市智库丛书”,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众服务和国际交往功能,致力于打造成为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城市智库标杆。
周成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级编辑,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理论宣传、新闻传播、城市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