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九部对河南省创新创业情况进行跟踪研究的年度蓝皮书,由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组织创研。该书以“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为主题,力求多维度、全方位展现2024年以来河南省在推进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总体态势与显著成就,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全书分为总报告、环境篇、产业篇和主体篇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总报告由两个报告组成。《河南省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深入剖析了河南省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与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的视角展望了改革的前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河南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方向性指引。《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5)》则通过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维度的实证分析,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估,得出河南省18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评价得分,不仅揭示了各地市在创新领域的优势与短板,更为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为环境篇。该部分聚焦河南省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所面临的环境,围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要素市场化配套改革、制度型开放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等关键领域,系统研究了这些环境因素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河南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第三部分为产业篇。作为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该部分选取绿色低碳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及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深入探讨了这些产业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亮点、难点与发展路径,旨在促进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四部分为主体篇。该部分以河南省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及上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不仅揭示了各创新主体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实践探索与成功经验,更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河南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冰: 博士,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部部长,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金融学、创新创业。
于善甫: 男,教授,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持地厅级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领导科学》《商业经济研究》《农业世界》《当代经济》《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4篇被EI、CPCI检索,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项。
胡大白: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教授,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八、九、十次党代会代表,曾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曾荣获“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中国好人”“中国好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终身荣誉奖”“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开放40周年影响河南十大教育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突出贡献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从事民办高校管理工作,致力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等,担任《河南创新创业发展报告》主编、《河南民办教育发展报告》主编。出版著作7部,主持“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第六届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喻新安: 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河南省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副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理事长,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新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特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第二届(2012)“河南经济年度人物”称号。先后在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十五”至“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第三、四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30多部,获省部级社会科学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余项。
张志娟: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创新。
豆晓利: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创新创业。
郭军峰: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国际贸易。
杨保成: 教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化学专业博士、弗吉尼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回国后担任黄河科技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十三届郑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欧美同学会2005理事会理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河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院士专家工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河南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郑州市民办教育杰出人物”“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河南省民办高校中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纳米复合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一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小分子新药研发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负责人等。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mall等国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余项,获发明专利2项;获得包括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内的地厅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
刘晓慧: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企业发展、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