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正在成为一个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概念和力量,也成为继东亚雁行模式和市场转轨模式之后的一个新的理解中国的比较视角。“金砖国家”的崛起将重组国际秩序和改变未来,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变迁,是从深层打开理解之门的钥匙。
金砖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来自社会学的特殊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这一视角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新兴经济大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在历史、地理、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的崛起中的大国,何以能够在某些方面形成统一意愿和共同行动。因为正是这些国家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化,决定着它们的未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未来。
戈尔什科夫(M.K.Gorshkov): 男,1989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俄罗斯科学院全国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前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是当代俄罗斯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对社会哲学、群体意识和民意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认同社会学、社会不平等、俄罗斯社会生活等研究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1989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出版专著超过30本,发表380余篇学术文章。《社会学和社会实践》主编。
斯坎隆(C.Scalon): 斯坎隆(C.Scalon)社会学博士,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现任巴西社会学会会长。研究兴趣:不平等、分层和公共政策。
沙尔玛(K.L.Sharma): 沙尔玛(K.L.Sharma)印度拉贾斯坦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发表20多部著作和70多篇研究报告,其作品被社会学系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师生广为传阅。
李培林: 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