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4)》由国家信息中心组织专家队伍编撰,对2014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热点、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进行了系统分析预测,内容涵盖了10大宏观经济领域、5大重点行业、6大经济地区、4大世界经济体,并对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国际金融、国际大宗商品、国际油价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目的是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和政策分析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决策参考资料。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发达国家经济改变前两年的低迷状态,复苏速度有所加快,新兴经济体增长态势则继续减弱。美国经济在消费和房地产市场拉动下温和复苏,制造业复苏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2013年9月创2011年4月以来的新高。欧洲经济逐步从二次衰退中走出,欧债危机总体形势逐渐缓和,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欧洲经济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出现加速复苏势头。主要新兴国家经济全面减速,巴西、印度、俄罗斯经济严重失速,通货膨胀严重,陷入滞胀的困扰。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和供给改善潜力巨大,但也不能不看到经济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因此,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稳为主,重在加快改革、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仍将是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都将加大,增长质量将明显提高。综合各种因素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5%,投资增速略有放慢,消费增速平稳,净出口增速将有较大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 左右 。 报告建议,2014年应坚持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改革和产业升级,着力激发各类企业的自主增长活力;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夯实消费增长基础;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改革开放的新模式;下决心从体制上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和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消除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
张亚雄: 河北丰润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生态补偿条例》起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能源大会(WEC)执行理事会研究委员会委员。获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三项)、国家发改委第四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优胜奖、首届国家信息中心创新奖等。主持或参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科技部软科学、国家社科、自然科学基金及政府、社会和国际合作课题多项。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Economic System Research、Asian Economic Journal、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撰写、编辑《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等专著。
杜平: 杜平 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单位工作。主要负责和参与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国土开发、生态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领域的国家规划、计划、战略和政策等文件(报告)研究起草及业务管理工作。曾经主持或合作主持完成各级政府委托的研究报告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主持完成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德国经济技术合作公司(GIZ)、日本海外协力机构(JICA)委托的研究咨询报告。
王长胜: 现任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后管委会主任,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主持和参加的研究项目主要有:《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计量经济模型》研制,该成果获1986年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一等奖;负责经济景气周期研究并主持建设《国民经济监测预测系统》和《宏观经济预警系统》;主持建设第三期日元贷款项目《宏观经济预测系统》和《世界经济信息系统》;主持研究并完成863科研项目《国家发改委投资管理系统试点示范工程》、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需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ARS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课题《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等。主编《电子政务蓝皮书》和《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绿皮书》等。
阎娟荣: 女,河北衡水市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毕业。从事宏观经济数量方法及应用系统研究,主持并参加《中国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亚洲地区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编制与应用》《世界主要国家宏观经济跟踪与分析系统》以及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等多项国内外研究项目,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
步德迎: 男,山东邹县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曾主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分析》杂志和国家计委内部刊物《经济消息(快报)》,曾主持1989~1993年全国工业和市场监测系统工作,按月出版全国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月度分析预测报告,参与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周期波动分析预警系统研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课题,担任1998~2001年《中国经济展望》和2008~2011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副主编。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投资、消费、物价、就业、工业、农业、金融、外汇等,在内部刊物和权威公开报刊上发表经济研究论文约70篇,其中多篇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范剑平: 男,江苏省无锡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研究员,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消费经济和收入分配研究。《中国中长期粮食供求问题》获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和《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获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主要著作有《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等。
祝宝良: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