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蓝皮书》为苏浙沪两省一市社科院组织撰写的长三角区域年度发展报告,今年的主题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三角”。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率先于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两省一市党委、政府认真学习领会这一规划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一五”,开局“十二五”,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江苏还率先研究制定了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加紧推进本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从现实情况看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与条件。伴随这一规划以及两省一市各自“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科学发展态势,向国内外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重要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予以克服和解决,以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围绕这一主题,大体从两个基本层面展开分析、研究与探索。第一个基本层面,即本书的总报告和分报告,是对长三角地区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研究与探索,包括长三角地区总体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现实基础与前景展望,江苏基本现代化的进程测评与路径创新,浙江基本现代化的评估与分析等。第二个基本层面,即本书的专题研究报告,是对长三角地区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的专门研究与探索,诸如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对外直接投资、产城融合、城市群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生态建设、社会管理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法治现代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泛长三角发展格局等。我们期望通过本书围绕主题这两个基本层面的分析、研究与探索,会对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实践创新上有所促进、有所裨益。
刘志彪: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经济学教授,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吴先满: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经济学二级研究员,金融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兼职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共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江苏省财政厅特聘财经顾问。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与金融问题研究。 迄今主持和参加国家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宣部委托研究课题等重要课题30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金融时报》、《江海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独著、合著、编著30多部。有19项成果分别在全国和江苏省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省部级奖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有40多项成果获得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在内的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或转化为江苏省省级决策文件,有2项成果上报中央领导研究参考。
权衡: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民族中央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台湾大学做访问学者,多次前往英国、瑞士、德国、芬兰、日本、泰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收入分配与劳动经济等研究;多次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资源项目。
杨建华: 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研究,长期主编《浙江社会蓝皮书》,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转载。学术著作《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先后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孙克强: 江苏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长三角发展与一体化、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服务经济等。 近年来主持了《长三角年鉴》《南京都市圈年鉴》的编写与出版工作,先后出版了《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循环经济常识》等学术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了《长三角区域现代化与生态建设》《对欧洲债务危机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分析》《云计算产业的形成及发展对策》《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分析》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