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4)》对2013年上海地方法治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上海一年来在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总报告全面回顾了上海法治工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以及为推进城市“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有序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时隔两年,本书在《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2)》的“上海市法治建设状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再次对市民、法律专业人士和执业律师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了“2014版上海法治建设状况满意度分析报告”。评估篇从民主政治、法治政府、司法公正、社会治理四个方面评判上海法治建设状况,并与2012年的评估报告进行比较。报告显示,市民对上海法治状况满意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民主政治、司法公正方面给予了较好评价,但法治政府建设和社会治理等环节与市民的要求和期望还存有差距,是今后上海法治建设亟待完善的方面。 专题篇重点介绍了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人大编制五年立法规划、政府行政复议、政务诚信制度、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检察院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情况、基层民主治理、城镇化发展法律体系、公安机关规范化执法的新举措、以“自治金”项目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新模式等内容。 热点篇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这种民主立法新形式带来的影响及意义。
叶青: 法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五届上海市教学名师。曾任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法学研究所所长。 曾赴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学院, 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和威斯敏士特大学, 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旧金山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等法学院学习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6 年荣获上海市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13 年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 现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律师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公安局专家顾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法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旧金山大学法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6年荣获上海市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第五届上海市教学名师奖。2013年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 著有《刑事诉讼证据问题研究》《我国审判公开中法院管理创新的思考》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1辑和第2辑、《我国审判公开问题实证考察与对策研究》、《证据法学:问题与阐释》、《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案例刑事诉讼法学》等。先后在法学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 现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立法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委员。
史建三: 法学硕士, 经济学博士,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法治建设。独著及与他人合著有《地方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上海法治建设与政治文明:实践与经验》《上海法治建设30年专题研究》《在规则与现实之间——上海市地方立法后评估报告》《上海律师业地方发展战略研究》《律师眼中的上海法治建设》等。撰写的论文、报告主要有《地方立法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关于完善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报告》《世博立法后评估研究》《上海法治政府30年回顾、现状与展望》《依法行政状况律师满意度评估报告》《法治静安指数指标评估体系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纠纷与解决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律师业——回眸、憧憬与新目标的实现路径》《上海现代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