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衰落是偶然相遇的吗?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的基础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全球传媒产业的技术格局与市场基础。
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在何方?欧美报业的“付费墙”策略和兰登书屋的数字化转型是否能够代表纸媒的出路?游走于传统电视和互联网之间的IPTV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哪些发展模式?一曲《江南Style》如何缔造新“韩流”典范?新兴的社交媒体“微信”如何盈利?
新技术、新媒体给各国政府带来不同层次的机遇和挑战,大到政府治理小到产业监管。在政府治理层面,如何使用大数据打造透明、智慧和负责任的政府,将数据治国和数据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产业监管层面,如何应对数字出版产业中共同面临的盗版和侵权问题?
本书试图通过专题篇、国别篇和案例篇的系列研究报告,来一一解答上述问题。
唐晓芬: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公共政策、媒介产业、宣传与公共关系、新媒体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会科学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研究。曾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项目访问学者(2010),入选2013年北京市青年英才项目。
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历任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等。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中组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传播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继东: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理事。迄今已在《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中国影视政策创新研究》《英国公共广播政策变迁与问题研究》等著作20余部。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课题“‘一带一路’对外宣传与国际舆论引导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研究”、国务院新闻办重点委托项目“中国新闻管理话语体系研究”等。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法研究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 获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决策管理类一等奖和三等奖、北京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度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调研报告、2002年全国出版社市场营销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主要研究领域:传播理论与历史、国际传播、话语研究、传播政策与制度、信息与传播政策等。主要讲授课程:话语研究、传播学概论、信息与传播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