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的第七本年度性国家文化产业报告。
本报告继续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延续了以往的栏目结构,分为“宏观视野”、“专家论坛”、“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国际文化产业”、“个案研究”、“统计研究”等栏目。本书力图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对已经过去一年的评估,又有对新的一年的预测。
由总课题组提供的“总报告”依然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刚刚过去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标志着一个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数据显示,从2006到2007年,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过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差别不断加大,也出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也面临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制约。为此,总报告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型政策,一方面加快市场开放的速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和提供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拨款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消费需要的不足。总报告还提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全国,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宏观环境。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建设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章建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中国政府首席专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公约》事务部际协调机制专家,并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近年来,积极开展各项文化研究,著有《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文化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 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发改 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
胡惠林: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东森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文化发展纲要》起草专家组成员,财政部中央文资办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评论》(CSSCI)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主编、《文化战略与管理》主编。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战略与管理、文化经济研究,著有《文化产业学》《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国家文化治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文化经济学》和《文化政策学》等。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项,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其重要研究成果“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中央决策部门所采纳。 采集 采集 采集 采集 采集
江蓝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及该所副所长、所长,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8~2006)。学术专长为汉语历史语法与词汇,出版专著、工具书、论文集七部,如《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合著)、《唐五代语言词典》(合著)、《近代汉语探源》、《江蓝生自选集》、《近代汉语研究新论》等;译著四部,如《汉语史通考》(〔日〕太田辰夫著)、《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日〕志村良治著)等;发表专题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序言、书评等其他学术文章三十余篇。代表作为《近代汉语探源》与《近代汉语研究新论》。在词汇研究方面,对近代汉语白话词语进行考释,主持并编写近代汉语断代语言词典,探讨词义演变规律与词语考释方法。在语法史方面,主要研究虚词源流、语法化问题和语言接触问题。学习和继承吕叔湘先生把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结合起来综合考察的研究方法,同时又具有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历史文献材料与现代汉语方言材料相结合的个人风格。2006年以来,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现代汉语大词典》主编,并主持修订《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张晓明: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财政部中央文资办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文化政策研究,参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以及中央和地方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近年来,参与推动文化科技融合重大项目研究与开发,任北京邮电大学移动媒体和文化计算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