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销突破1900万辆,连续四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受“钓鱼岛事件”影响明显,2012年广州汽车产业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产量不足14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下降6.3%。广汽集团成功实现多元化融资平台,“大广汽”战略取得新进展。自主品牌发展迅速,传祺GS5市场反应良好,新车型推出步伐不断加快。面对“钓鱼岛事件”、限牌政策实施、用车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考验,广州汽车产业界积极应对挑战和激烈竞争,解决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努力扭转汽车产业下滑趋势,为全市工业及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贡献。为了及时了解广州和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科学指引和促进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大发展,在广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和广州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联合编写了《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 本书重点展现了广州汽车产业在2012年的发展情况,跟踪广州以及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动态及热点问题,展望2013年及今后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和前景,研究探讨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总报告、综合篇、专题篇、企业篇和附录。 总报告:主要分析了2012年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了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动态及热点,展望了2013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及前景,预计2012年广州汽车产量可超17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可超过3600亿元,并提出了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对策措施,为广州打造国际汽车制造基地提供决策参考。 综合篇:主要分析和展望了国际与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主要包括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宏观经济增幅放缓时期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分析、国内主要汽车集团和企业比较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广东汽车制造业发展情况等。 专题篇:汽车产业相关方面的专题研究,包括广州车展发展现状以及面临形势、新型城镇背景下广州汽车集团发展策略研究、广州进入汽车社会面临问题与对策、花都汽车城发展形势、佛山汽车市场及湖南汽车产业发展沿革等。 企业篇:主要分析了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东风日产、广汽日野等汽车企业2012年经济运行状况及2013年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战略。 作为中国区域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本书定位为专家观点、民间立场,以专家、学者们提供的各类关于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为主,各区有关部门、汽车企业等提供的一些汽车产业专题调研成果和中国汽车产业界部分专家的重要成果也构成本书的重要内容。从书中我们不仅能够搜索到广州汽车发展的真实轨迹和不俗成就,也能看到市内外专家、学者对广州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同时还能看到国家及广州汽车企业出台的有关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规划、政策、信息,以及国内一些省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动态。
郭德焱: 男,汉族,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 科;1982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广东省人大办公厅工作;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7月至今在广州市 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院社会所副所长、所长、党组成员(1993年12月任)、副院长(1994年2月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12月任)、党 组书记兼副院长(2000年12月任)、院长(2005年11月起任)。其中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获奖 项目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10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995年8月),广州市优秀专家(1995年 11月),广州科技之星(1996年5月)。
陈来卿: 男,江西吉安人,理学硕士,经济学副研究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区域与城市发展、商贸流通发展、汽车产业发展等。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市级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和软科学研究课题多项。主持和参与各级政府委托应用决策研究课题60多项。合作出版著作《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理论和实践》《整合与超越——广州大都市圈发展研究》《合作与共赢——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及对东南亚的影响》。在《经济地理》《改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
白国强: 广东河源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和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省委宣传部思想理论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曾任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系)副主任、德庆县副县长等职,2003年被选送至美国佛蒙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战略、城乡规划、产业经济。承担课题100多项,在《南方经济》《城市问题》《产经评论》《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参编专著、教材10本。其中包括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项,中央党校课题2项,省级课题9项,其他项目20多项。曾获中央党校教学资源片奖、国家行政学院科研评奖一等奖、《南方日报》十佳通讯员等多项奖励。
杨再高: 男,1966年生,贵州石阡人。经济学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获聘为广东省经济监测分析联席会议经济政策顾问、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主任等。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出版《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理论和实践》等著作10部,在《经济地理》《南方经济》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主持和参与课题100多项。曾获中国发展研究奖、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