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整体分析了200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预测了2004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200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终于出现久违的复苏。美国经济第3季度出现了少见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而欧元区经济受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和欧元升值的压力,增长率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但也出现了复苏的征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中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诸如,WTO坎昆会议失败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受阻,美国的“双赤字”与美元汇率的巨幅波动,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与通货紧缩风险,恐怖主义威胁和反恐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走势。为此,今年我们选择了全球性通货紧缩风险、人民币汇率走势这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
余永定: 1948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198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译著3部(含合译)。代表作品有:《从FMD模型到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型》、《马克思再生产模式的数学推广》、《国民收入、分配、金融结构和宏观经济稳定》、《打破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和《中国的消费函数》等。
王立强: 男,云南昆明人,博士,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研究学部工作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与公共行政比较,欧盟法,美元霸权的因果剖析,借助政治认同促进制度创新等。
王洛林: 男,1938年6月出生,湖北武昌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世界经济、宏观经济和金融等。代表性作品有:《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主编)、《关于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1995)、《日元贬值及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1999)、《日本的通货紧缩性经济危机》(2000)、《日本金融考察报告》(2001)、《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2002)、《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2003)等。
李向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