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2~2013)》聚焦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热点问题,推出了一批科普基础设施研究领域专业人士的最新研究成果。 如何科学评估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一直是科普基础设施管理与研究人员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总报告依托制度性的统计数据,研究创建了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定量评估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结果表明,自《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颁布之后,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稳步发展,但是增幅较缓。总报告还对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当前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一些热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专题研究聚焦当下科普基础设施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科普基础设施作为专业术语,业内对其并没有较为透彻的认识。我国科普场馆展览展示及其科学教育一直饱受诟病,本报告推出了科技类博物馆科普教育和传播:理念、策略、评估及科普场馆展览展示创新设计理念、方法与对策两个专题研究。科技馆免费开放已提上议事日程,在此也对科技馆免费开放及影响进行了专题研究。 案例部分,既收集了为我国科技馆免费开放做好保障的全国科技馆情况调查报告,也有厦门市科技馆对于企业化运作的探索,还有无锡市进行社会联动共建特色科普场馆的尝试。
任福君: 1961年生,博士(双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研究》主编、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科技传播理论体系、科普资源、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科普产业、科学素质测度、科普活动监测评估等内容。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高校教材或主编专题报告近20部,如学术专著《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系列学术报告《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科普报告》(中英文版)、《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中国科普研究进展报告》等;主持“863”、自然科学基金、软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社科奖3项;获得国家专利与软件著作权25项。
李朝晖: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地方法治、信息法等。承担完成“证券市场法律监管比较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深圳法治化建设水平”“新时期深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研究”“深圳市大部门制改革研究”“深圳政府管理层级改革研究”“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研究”“深圳营商环境建设研究”等数十项课题;出版《个人征信法律问题研究》《证券市场法律监管比较研究》《新时代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等个人专著,参与10余部著作撰写;在《法学评论》《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