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蓝皮书” — 《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3)》以“三个代表” 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 报告精神,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辟了“综论篇”、“经济篇”、“社会篇”、“个案篇”和“调查篇” 等专栏,力图从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分析与预测的结合上,对深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乐正: 史学博士,现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发展理论、城市文化及国际性城市研究,先后参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独立承担国家“十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外近代城市国际化发展道路比较研究”。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学术著作《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入选《国家“八五”科技成果选》,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深圳市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理论研究方面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理论方面提出的一些创造性观点,如提出深圳发展步入“后特区时代”、构建“深港都会圈”等等,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
乌兰察夫: 1951年9月生,内蒙古通辽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绿色低碳基金会理事长。时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宗教学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曾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成果获奖著作有:《蒙古族哲学思想史》(主持人)获国家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民族图书奖;《蒙古族无神论史》(主编)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副主编)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类奖等。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编撰著书有《深圳蓝皮书:经济、社会、文化》{常务副主编},《南方论丛》主编,学术专著《人文三十年》和《深圳绿皮书:深圳低碳发展报告》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