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主编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年度报告。本年度(2014年)报告以“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为主题,由总报告、专项报告、典型案例和中国中小城市评价四部分组成。

总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指出中小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是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高度,必须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建设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功能多元、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并着重在产业持续升级、发展绿色交通、完善社区建设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采取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争先创优的策略。

专项报告紧密结合中小城市发展实际,围绕土地开发利用、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了加强土地整理、提升土地利用绩效、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现代产业、防治工业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思路和途径,阐释了中小城市建设生态文明载体、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要求。专项报告还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生态村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分析了发达国家生态建设经验对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典型案例部分展示了14个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市(区、县)的典型经验,分析了这些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政策,介绍了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

中国中小城市评价部分收录了《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和《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公布了“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中国科学发展百强镇”,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百强县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百强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