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大西洋彼岸美国金融危机的池鱼之殃,还是欧洲诸如希腊人等懒散却乐于享受高福利的苦果?欧债危机引爆和升级的根源,众说纷纭。无论如何,欧债危机至今仍在影响欧洲经济、欧洲联合以及全球经济。
欧债危机的救援是一部全面、生动和厚重的金融风险与危机治理课本。欧元区和欧盟一直徘徊在道德、市场和法律之间,直至救援最后突破了制度与法律的藩篱。今后,欧洲或许还需要续写一本如何从衰退中复苏的书,而新的这本书注定更加厚重……
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实际上与欧洲紧密相连。当今欧债危机与经济低迷正冲击着中国出口和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这无疑将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缩短。因此,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经济结构升级、制度体制改革和内外经济再平衡,任重而道远。
反思欧债危机的根源,即财政收支的不均衡。在与美欧危机的抗争中,中国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再杠杆化作为应对危机的“法宝”。然而,自前中国经济整体杠杆率正在快速提升,金融脆弱性也在日益积聚,所以欧债危机更应是对中国的警示……
何帆: 1971年生,河南荥阳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形势预测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评论》副主编。曾任多个部委和多个国际组织咨询专家,为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美中关系委员会青年领袖、Bellagio央行行长及学者小组(30人小组)成员。出版专著10余本,在国内重点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郑联盛: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职于上海飞机研究所、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和广发基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评论15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审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