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经济维持了上年度的缓慢复苏,同时经济增长格局分化显著。美国经济复苏巩固,欧元区经济低位运行,日本经济与其增长目标相差较远,进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中国经济增速放慢仍维持较高增长速度,印度经济增速则有所提升。全球劳动力市场总体改善,物价稳中有降,部分经济体开始面临通缩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滑,贸易进入低速增长通道,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亦缺乏动力,债务水平仍处高位。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受诸多因素影响:美国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欧洲经济走出低迷的可能性、“安倍经济学”的最终效能、主要新兴经济体改革成效、全球金融系统潜在风险、地缘政治经济走势、突发性疾病与自然灾害,等等。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增长率为3.3%,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为2.8%。
王洛林: 男,1938年6月出生,湖北武昌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世界经济、宏观经济和金融等。代表性作品有:《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主编)、《关于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1995)、《日元贬值及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1999)、《日本的通货紧缩性经济危机》(2000)、《日本金融考察报告》(2001)、《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2002)、《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2003)等。
孙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公司融资和货币经济学,著有《汇率与国际收支》(1999)、《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代理成本:理论、经验和启示》(2006)、《合作与不对称合作: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关系》(2016)、《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导论:理论发展与现实挑战》(2021)等。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著有《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1992年)、《国际经济政治学》(2008年)、《美国行为的根源》(201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