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发展报告(2015)》包括总报告、主题报告、综合篇、地方法治篇和法治创新篇等,梳理了2014年四川法治发展领域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凸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制度红利新时代已经来临。
全书以四川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为基础,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重点关注了四川法治工作的新进展、产生的新思路、形成的新格局,以法治视角统筹分析经济、行政、社会等各个层面和领域的活动,助推法治理论、法治实践和法治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全面深刻影响。
除了在总体层面梳理了依法治省、立法、行政法治和司法实践,还探讨了立法协商、司法公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政裁量权规范、社区矫正、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等若干问题,积极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享了民族立法、“大调解”、涉诉信访法治化、创新预防职务犯罪培训方式、综合执法试点改革等重要经验,向全社会贡献出四川法治的地方样本;重点分析了“法律七进”、行政审批改革、“诉非衔接”、医患纠纷调解解决、产权市场法治等创新做法,充分展示了四川法治领域锐意改革的睿智和勇气。
郑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正处级)、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法学、经济法治、行政法治。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立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四川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政协委员、协商立法专家。主持和主研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13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1部,在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重要报刊等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撰写对策建议、研究报告60余份80余万字,其中多份研究报告、对策建议和立法建议获多位国务院领导、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有关部门采纳,科研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全国学会优秀成果奖2项。
马利民: 法制日报社四川记者站站长,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次参与国家及省级重要社会治理项目对策建议及媒体策划,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
郑泰安: 1965年生,四川双流人。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长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各类课题共计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暨中宣部马工程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1项);四川省规划课题4项(重点课题2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课题2项、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调研课题2项;已出版专著14部;在CSSCI来源期刊、权威报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5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有《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基本原则的逻辑展开》《民法总则与商事立法:共识、问题及选项——以商事代理为例》《地方立法需求与社会经济变迁——兼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20余项立法建议、决策咨询意见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都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