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部《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宗旨和原则,全面分析了国内外融资租赁理论和实践发展,系统评价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书共分为总报告、综合篇、区域篇、行业篇、国际借鉴篇和市场建设篇六个部分。
总报告重点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和融资租赁市场的总体发展。首先,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结合特定的经济环境分析了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其次,重点对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根据全球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提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合篇全面梳理国内外融资租赁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对租赁的经济效应、法律与税制改革、企业融资模式、行业风险评估、租赁资产证券化和租赁产业链等重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区域篇选取天津、上海两个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城市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概括区域租赁市场总体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对两地政府为推动行业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创新实践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全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与创新提供借鉴。
行业篇利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了飞机、船舶、工程机械、汽车等租赁子行业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这些子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租赁行业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际借鉴篇对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聚焦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状况及市场特点,分析了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和要素、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及政府政策等提供借鉴和启示。
市场建设篇以正在建设的深圳亚太租赁资产交易中心为案例,从交易中心设立依据、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及发展步骤等方面对我国租赁业市场建设进行专题研究。
李光荣: 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委员会主席、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常务副主席和创立发起人、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副理事长、湖南慈善总会副会长,同时受聘担任多家地方政府顾问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公司并购理论与实践》、《中国创业板市场》、《金融工程案例》、《中国保险前沿问题研究》、《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和《中国金融论丛》等系列丛书,先后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和《财政研究》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中国金融风险与经济安全”“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等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成果均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
祝玉坤: 经济学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奥斯特罗姆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 资本市场、融资租赁、金融科技、财税理论与政策、产业经济。现供职于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当代经济科学》《银行家》《财贸经济》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10 余篇, 参编《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6)》《陕西经济发展报告》《西安经济发展报告》《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等蓝皮书。主持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北京市保险产业园、北京市基金小镇等课题研究工作。
黄育华: 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城市群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城市金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参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2007)》《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开发区建设与发展(2009)》《中国生态环境报告(2013)》《中国城市公共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等蓝皮书多部。编著出版《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中国城市公共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在《中国金融时报》《国际金融报》《经济日报》《中国金融》《经济研究参考》等国家核心报刊发表《中国金融中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和《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等学术论文80余篇,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北京市软科学项目“首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精准扶贫百村调研”、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跟踪调研”等。
王力: 经济学博士,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和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银行家》杂志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区域金融、产业经济、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业投资。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中国生产力学会重大课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调研报告”,参与“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行性方案研究”“设立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设立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研究”等,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跟踪调研”。主编出版《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自贸区蓝皮书)等著作10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全球金融后台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研究》和《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关于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思考》金融产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新趋势研究》等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有:编辑出版《兼并与收购》、《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中小企业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和《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等蓝皮书多部,主持《深圳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资源整合研究》、《当前金融领域流动性紧张问题研究》和《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机制研究》等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