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北京市公共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恰逢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公共服务水平又上一层楼,但公共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加快。20所高校及多家社会力量机构对口支持140所普通小学体美特色发展,11个市区级教科研部门的优秀教科研人员以一线教师的身份走进17所普通初中学校,高考改革稳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拓展,全市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平均覆盖率达到98%以上。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上调社保标准惠及300余万人。引进1300亿元社会投资进入污水处理、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固废处置和镇域供热等六大领域。新增轨道交通通车里程62公里,公共交通票价调整方案出台,“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反恐能力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测检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万元GDP能耗下降6%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4%。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4年重点工作》方案。
北京市各区县公共服务的综合得分排名前六的分别是: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平谷区、怀柔区和门头沟区。从排名来看,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综合得分靠前,特别是生态涵养区有四个区县进入前六名,说明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发展新区由于集中了众多人口和产业而显得公共服务发展不足,成为全市公共服务的“短板”。
尽管北京公共服务又上了一个台阶,但公共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科技方面,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未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任重道远。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教育改革的协同性有待加强。文化方面,公共文化城乡发展不均衡和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会保障方面,养老体制改革的艰巨性依然存在,百姓最迫切的养老服务需求难以彻底解决,养老事业发展面临挑战。基础设施方面,交通设施建设缺口较大,市郊铁路建设急需上马,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机制急需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太慢。公共安全方面,反恐形势任务艰巨,食品药品的安全隐忧依然存在,精细化管理手段急需创新,网络犯罪及电信诈骗类犯罪有较大的增长,成为现代社会治安防控的新难点。环境保护方面,雾霾已经成为北京市民头号健康杀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协同治理任重道远。
庞世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主持“北京政府采购政策与机制研究”“北京市轨道交通财政补偿机制研究”“北京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案例研究”“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医药产业与医疗体制改革和谐发展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
施昌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慈善事业、会展经济。主持完成“政府行为研究”“金融工程研究”“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扩大民间资本在首都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研究”“北京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战略研究”“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首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准化研究”“北京市政务体系建设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设计”“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出版《信息时代》《超文本公司管理》《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新国展”为例》《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人文北京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北京公共服务:布局·标准·路径》《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多项成果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毕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服务、科技政策与管理、数字经济与治理、政府绩效管理。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智库重大课题、北京市科技战略决策咨询课题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及路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北京案例》,担任《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50多篇。多项成果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
罗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社会治理。主持完成“北京市政府激励企业科技投入优化研究”“首都城市治理的标准化战略及实现路径研究”等多项课题。博士后研究项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机制优化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主持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治理视域下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系统优化研究”。专著《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