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都市化浪潮和后工业经济转型席卷全球,城市的文化地图和肌理被重绘、重铸,又或卷入一波复一波的改造计划,因而呈现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空间。
这股变迁的一端是:由政府、企业打造的文化区、创意产业园。另一端的变化是:自发形成的艺术村于都市边缘争取立足之地,却要同时积极面对被规划的命运;承载丰富文脉、庶民文化的古老街区、旧工厂区则在历史保育庇荫下小心寻觅转化的契机。凡此种种都是本书企图追踪的文化创意空间。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国内外文化创意空间的来龙去脉,展示它们的文化面貌和内含的创造性,并且通过多位专家学者的敏锐触角,揭示文化创意空间的多面性和发展现状。
莫健伟: 莫健伟,获香港大学傅士学位,现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意经济及内地、香港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指数体系等领域的研究。2004年加入广东省汕头大学长江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持中心数码图书馆、版权及文化创意经济等多项研究;参与国家文化部委托国家行政学院进行之“‘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2009~2010);国家行政学院(合作)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2008~2009)、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委托之“文化审计研究项目”(2009~2010)、“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研究”(2006)、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委托的“创意指数研究” (2005)、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央政策组委托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2003)等项目研究。并为香港本地大学及非政府组织提供顾问服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之“香港记忆计划”、香港设计中心的“设计指数研究项目”等。
崔德炜: 崔徳炜,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并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取得博士学位,长期在内地、香港两地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机构从事行政及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项目管理、物业管理、公司战略、市场策略及学术发展等。曾任职香港话剧团财务及行政经理、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行政总监及办公室主任,并于不同行业工商机构任职。现任教于内地、香港两地大学,教授文化和艺术管理及创意产业的课程;香港艺术行政人员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