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全面梳理了妇女社会权利法律保护的不同理论观点,比较借鉴了国际人权法、区域人权法和国别人权法的有益经验,深入探讨了妇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社会权利法律保护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剖析了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妇女生育保护、劳动保护、就业权、健康权、反家暴立法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也对荷兰、英国、瑞士、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妇女社会权利保护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长期以来开展的人权与法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妇女人权保护法治问题研究的延续和深化。本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加强妇女社会权利法律保护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完善妇女社会权利保障的法治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单元 妇女健康权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保护
第四单元 妇女劳动权的法律保护
Part Three The Legislative, Administractive and Judicial Protection of Women’s Right to Health
Part Four Legal Protection of Women’s Labour Rights
〔瑞士〕丽狄亚·R.芭斯塔·弗莱纳: 法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宪法和政治学理论终身客座教授。瑞士弗里堡大学教授、瑞士联邦制研究所国际研究和咨询中心创始人和前任主任。 已出版多部论著,包括《法律中的政治》(1984年、2012年)和《社会主义宪政理论》(1986年)。与托马斯·弗莱纳合著《国家的一般理论》(2004年)与《多元化与全球化世界中的宪政民主》(2009年)。《联邦制和多民族国家:瑞士》(1996年)、《法治和亚洲国家的组织:多元文化的挑战》(2000年)和《中欧和东欧的民主转型和巩固》(2002年)主编之一。在“中国法治论坛”系列丛书中,与夏勇、李林共同主编《法治与21世纪》(2004年)。此外,与谢鹏程共同主编《宪政概念双语丛书:法治》(2009年),与托马斯·弗莱纳合著《法治》。 丽狄娅·R.芭斯塔·弗莱纳曾任国际宪法学协会书长(2002~2005年)和欧洲理事会《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咨询委员会第一副主席(2004~2006年、2010~2012年)。
李西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外事处副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农工党北京市第十四届社会和法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劳工标准、社会保障法、妇女社会权利和卫生法。2008年至2019年,先后赴瑞士弗里堡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做访问学者。 出版著作《国际劳工组织》(专著,2022年),《走向繁荣的国际法学(《国际法研究》卷)》(合作主编,2019年),《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专著,2017年),The Protection of Women’s Social R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Law(第一合作主编,2016年),《妇女社会权利的保护:国际法与国内法视角》(第一合作主编,2013年),On Minority Rights(合作主编,2012年),《法治新视界:比较法的分析》(副主编,2011年),《少数人的权利》(合作主编,2010年),《社会保障法》(译著,第一译者,2006年),《社会保险改革与法制论文集》(副主编,2005年)。在《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学杂志》《人权》《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河北法学》等期刊和其他文集中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和翻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