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商业模式持续创新,产业分工体系逐步细化和完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直接和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电子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引领作用。本报告是在《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No.1》的开篇基础上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持续关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以电子商务服务业助力中国经济转型为主题,全面分析电子商务服务业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全书共分为总报告、产业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将回顾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近两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新时期其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上的作用。产业报告部分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业、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这七个细分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专题报告针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的发展以及“大淘宝服务生态”的演进进行专题研究。
荆林波: 山西临猗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评价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曾经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且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商务部现代供应链咨询委员会委员。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多个部委特聘专家和地方政府顾问。曾经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万典武商业经济学奖等多项奖励。社会兼职: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院校贸易经济教学理事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等。参与多项国家与部委的重大课题研究以及重要文件起草,主持国家“十二五”规划子课题。 专著:《信息服务与经营模式》、《第三只眼看网络经济》、《中国商品期货交割》和《市场营销》等。译著:《营销e术》、《生产率:信息技术与美国增长复苏》(与冯永晟合作)。主编:《关于扩大消费的若干问题研究》、《解读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集团考察——阿里巴巴经营模式研究》、《阿里巴巴的网商帝国》、《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导论》、《现代流通业:资本与技术的融合》、《现代零售业战略与管理》、《中国流通理论前沿》、《消费者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企业大并购》、《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中国贸易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影响力发展报告》和《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等。最新主编《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报告》、《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中国智库评价报告》等。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梁春晓: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级研究员、阿里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阿里巴巴商学院副院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和信息社会研究,提出电子商务发展三关键、电子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生态、网商发展三阶段和电子商务以“商务为本”等观点,参与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等重大课题,撰有《电子商务服务》、《网商赢天下:阿里巴巴的商业新视界》、《搜索革命》、《电子商务——从理念到行动》和《电子商务导论》等著作。
黄浩: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数字经济。
赵京桥: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执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为餐饮产业与互联网经济。
李丽娜: 女,1977年出生,山西晋城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