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16辑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语境交错中,继续文化研究领域的诸多新锐话题。
“学术话语的文化研究”专题,聚焦于当代知识生产中的话语形成,考察文化研究中若干重要话语的发展和嬗变,以及其后的文化意义。
“空间阅读”专题,着力于空间研究,从文学、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角度入手,探讨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建构”的复杂关联。
“跨文化研究”专题,以自我与他者关系为主题,努力探索如何避免“二元对立”的陈旧道路,进而在交互关系中发掘“他者”的智慧与经验。
“数字人文”专题,直接切入当前国际学术前沿,描绘出技术对人文学科研究的深刻影响,提出一系列数字技术冲击下人文学科新的问题和发展理路。
“台湾来稿”两篇,分别论述“台湾文学现代性”和视觉文化中的“观看”。另有学界新锐的专题论文5篇,分别讨论了若干值得关注的文化研究问题。
周宪(执行): 1954年出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视觉文化的转向》《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审美现代性批判》等。
陶东风: 男,1959年生于浙江。1 9 9 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出版的相关专著包括《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 庄子与中国美学》、《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