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要观点包括:⑴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过程中,东北亚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区域各方均认同的、适宜的合作模式及高效运行机制。⑵东北亚合作模式分为:按合作领域可分为能源合作模式、科技合作先导模式、生产合作先导模式;按合作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主导型、跨国公司主导型;按合作层次可分为双边合作先导型、多边合作主导型。⑶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应由组织、资金、智力、信息、载体等要素构成,其高效运行应以重大项目合作为纽带;定期举办由官、产、商、学、研各界参加的高峰会议,加强各国的战略与政策协调等。
赵传君: 1954年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此后一直在黑龙江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外国经济史、外国经济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黑龙江大学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贸易学省级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兼任省政府和市政府的经济专家顾问。近年来发表学术专著8部、论文160余篇,其中《21世纪中美经贸关系展望》一书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风险经济学》一书获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作者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并责成商务部对该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完成教育部课题两项、省级课题11项。
戚文海: 0
1999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毕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经济、中俄经贸关系和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现为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合著《跨世纪中俄资源合作》、《新世纪中俄区域合作谋划》,专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科技战略》。参加重要国际学术研讨会10余次,先后在国家和省部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项,其中一些建议和报告得到各级领导批示并被实际部门采纳。已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