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有西部地区必须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又有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保护与重建的特殊任务。本书以三峡库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对在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自身科技能力的快速提升和与区外地区积极的科技合作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科技支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三峡库区现实的科技需求提出了库区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案。特别是对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支撑,改造传统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技术进步路线与机制,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技术现代化等领域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对三峡库区和广大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及制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王崇举: 1948年9月生,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社会兼职有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等。 从事专业为区域经济学,研究专长是宏观经济决策和方法及高等教育管理。主持并完成《中西部地区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环境和条件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及科技部“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项目编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四川省、重庆市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30多篇。科研成果中《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发展战略研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新重庆人才发展战略》获人事部优秀人事科研成果三等奖,《重庆产业政策研究》、《重庆市国防工业民品发展规划》、《成渝高速公路建设与沿线经济发展》等三次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国防工业民品结构优化与预测模型》、《成渝高速公路建设与沿线经济发展》两次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迈向21世纪的重庆开放经济》获2001年重庆市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建立重庆资本市场、构筑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获2001年重庆市政府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潘复生: 1962年1月生,汉族,浙江兰溪人,工学博士,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中心管委会主任。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业组评审委员、机械工业出版社《材料科学和工程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科学咨询》编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特邀编辑、《复合材料学报》编委等。已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二十项、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二十余人,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