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6)》为“国际形势黄皮书”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报告旨在对本年度全球政治及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热点问题及变化趋势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一定的预测及对策建议。
在世界格局与国际安全部分,报告对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俄美关系,以及俄罗斯与七国集团关系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在这部分中,还包括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全球武装冲突及全球军事形势等内容,并对特殊转型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重点评析。在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部分,作者关注了网络安全、恐怖主义、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国际难民等全球重大问题的应对与治理。本报告还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海外利益保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及联合国70周年做了专门讨论。作为年度热点受到关注的有乌克兰局势、2015年全球选举情况、南海问题及西亚北非局势。此外,本报告也对一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进展及主要国家智库在国际政治、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点评。
作者通过事实梳理、数据分析、政策分析等途径,阐释了本年度国际关系及全球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前瞻性结论。本书兼具知识性、理论性、战略性和对策性之特点,可供国际问题研究者、外交决策者及对国际问题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李慎明: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河南温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等。1970年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研究生学历。1978年任《解放军报》记者。198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王震同志处秘书。1994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9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王震传》(合著,上、下册)等。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国际战略。主要著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等数十部。
李东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专业为国际政治,主要研究领域为联合国、全球安全与全球治理。籍贯湖南,出生地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 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研究成果包括《秘书长对联合国变革的影响:安南与潘基文之比较》(2008)、《如何评价联合国价值与价值整合》(2010)、《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 国际责任》(2011)、《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建和的前景与路径分析》(2012)、《全球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2013)等。发表过《走向冷战——杜鲁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十字路口上的世界》(采访录)、《主权的终结?正在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译著)及《安理会改革及其方案的比较分析》、《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反全球化现象分析》等论著和论文。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著有《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1992年)、《国际经济政治学》(2008年)、《美国行为的根源》(201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