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的大逻辑、大背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贵阳市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导向,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打造贵阳升级版的发展目标(贵阳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实施平台创优工程,打造开放贵阳升级版;实施科技引领工程,打造创新贵阳升级版;实施公园城市工程,打造生态贵阳升级版;实施社会治理工程,打造法治贵阳升级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人文贵阳升级版;实施凝心聚力工程,打造和合贵阳升级版),着力探索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贵阳市十个区县立足自身优势、融入发展大局,在实践层面上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探索,正在成为贵阳探索内涵式发展新路的重要战略支点。
中共贵阳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以贵阳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三足鼎“筑”的贵阳精神大厦,丰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的内涵。而其中的一足就是源起于贵阳修文县的阳明心学,王阳明先生提出的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是贵阳精神的重要内核。为此,《贵阳城市创新发展报告·修文篇(2015)》以“文化引领双赢发展”为主题,坚持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全面客观分析修文县“六个贵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对修文县打造心学文化名城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讨。同时,本书立足修文发展实际,对精品制造业发展、区域同城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对修文县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示范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传统文化与城市精神是贵阳实现“双赢发展”的支撑。对于修文来说,阳明文化,既是文化牌,也是政治牌,更是经济牌。要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阳明文化品牌,把文化打造成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把修文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阳明文化核心区。
连玉明: 博士、教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2001年,创办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功能区发展规划首席规划师、北京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总规划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顾问。提出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被誉为世界三大竞争力理论之一。代表作为《城市的觉醒》《城市的战略》《城市的智慧》“新城市主义三部曲”等。 2014年,创办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任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数权法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为《块数据》《数权法》《主权区块链》“数字文明三部曲”和《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1~No.5)等。主编出版的《数典: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和《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是全球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大数据标准术语的多语种智能化专业工具书。 现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称号。
朱颖慧: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城市公共管理、特大城市人口发展、文化战略、基层党建等方面研究。曾主持多项城市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主持了SARS公共卫生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奥运期间公共卫生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奥运期间大型商业场所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汶川大地震应急救援、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指标体系、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重大课题研究。 主编、出版了《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奥运模式》《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1》《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2》《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3》《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4》《昆明提升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昆明城市综合竞争力对比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