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曾说,14世纪以前,西方世界和中国相比,只是乡巴佬的世界,可当这个世界走向工业经济时代时,我们还沉醉在古老的农业法则之中,成为东方的睡狮。人类正在迈向新经济规则支配的时代。新经济正在逼近,我们会不会再次落伍?现在中国人怀揣两大骄傲,一是中国人聪明,一是中国幅员辽阔,可达尔文说,新的庞然大物和绝顶聪明者都难逃灭顶之灾,唯有适者生存。
我们是否正在犯着一个古老的以不变应不变的错误?
我国离新经济究竟有多远?
新经济会像一阵年清风飘然逝去吗?
企业如何应对新经济?
新经济会带来无限的商机吗?
罗仲伟: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发展与政策,发表学术专著和论文若干篇。
林大建: 女,博士,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国际经济研究,多次主持、参与宏观经济研究院重大项目和香港学术基金项目。
陈长缨: 男,中央财经大学硕士,多年从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研究,多次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
邓泳红: 女,现在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工作,主要从事信贷与投资研究,在《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曲凤杰: 女,现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长期从事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研究。
张其仔: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社会学,主持国家“973”计划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国家级及国际合作课题等数十项。自2010年以来,长期跟踪研究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连续组织撰写出版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真实记录了我国比较优势的演进过程和我国摆脱西方学者所设定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抵抗各种风险冲击的伟大实践,对从本土的视角去理解和探索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充满启示。当前研究重点涉及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优势演化与产品空间结构、绿色增长与低碳经济等。近年来,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著作有:《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新经济社会学》、《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