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阐释了遵义会议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深层价值,探讨了通过遵义会议精神的弘扬释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主体内容包括遵义会议精神的中国梦背景分析,遵义会议精神的中国精神视阈解读,遵义会议精神的中国梦动力分析,遵义会议精神的中国梦区域价值分析,遵义会议精神的中国梦动力支撑路径探讨。
丁凤鸣: 0
丁凤鸣 1975年生,199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现任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贵州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遵义会议精神研究”骨干成员。
杨达: 0
杨达 1987年生,贵州大学教师。2006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先后被保送为本校本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被公派到日本名校新潟大学研修半年。主要研究战略史、战略、国际关系。近些年,研究的视野更拓展到民族复兴的中国发展战略,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遵义会议精神研究”骨干成员。独著《冷眼甲午:看日本军事帝国的构建和暴发(1868—1905)》,刊文于《红旗文稿》《中国军事科学》《中共党史研究》《探索与争鸣》《新视野》《贵州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等各类期刊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