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现代化是万众的事业,应立基于中国国情,但是,社会分工和分工之后的使命感,使得法学家对法治的贡献不小。中国的法学家群体以法治为业,又以法治为梦。法学家群体曾经“虽千万人吾往矣”,呼唤了法治的到来,曾经挑担牵马,助推了法治的成长,如今又不懈陈辞,翘首以盼法治的未来。
出于为法治“添一把火”的考虑,又出于总结法治话语的考虑,还出于让各界检阅法治研究成果的考虑,我们组织了本套丛书。本丛书以萃选法治话语为出发点,努力呈现法治研究的优秀作品,既研究基本理论,也指向法治政府、刑事法治、商事法治等具体方面。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好的文章,不怕品评,不怕批评,也值得阅读,值得传播和流传。我们努力以这样的文章作为遴选的对象,以有限的篇幅,现法治实践与理论的百种波澜。
曹鎏: 法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会理事、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监察与反腐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监察法等。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律学院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问责制、责任政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监察法等。曾主持或参加二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著有《行政官员问责的法治化研究》,参与编写教材和专著多部,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法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行政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内参》、《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应松年: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