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探讨了服务“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语言规划;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三是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学术服务;四是服务“一带一路”的区域语言建设;五是“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既有宏观谋划,又有微观分析;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施建议。对于国家有关部门、相关地区政府和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事业单位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南津: 男,1957年生,广西龙州人,壮族,广西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文献学,包括语言研究、工具书编纂、广西与东南亚历史文化研究以及民族、地方古籍整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文字研究”,国家语委重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广西社科项目“北海市老城区及周边乡镇老街历史文化研究”、“方块壮字形声字研究”等。主持校注或编撰的著作有《梅庄杂著》、《赵柏岩集》、《〈南征录〉、〈广右战功录〉、〈西南纪事〉校注》、《百寿图考释》、《永福石刻》、《东南亚古国资料校勘及研究》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