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已连续出版两部,以前两部报告为基础,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共同编制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5)》。本报告在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的宏观经济总量增长趋势和结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效果、园区循环化改造进展、循环型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首次对我国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理论方法探讨及应用实践;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任务重、难度高的重点产业,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评价,并针对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关注我国再生资源领域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废钢铁、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和再制造领域的进展和技术创新趋势。希望本报告的出版能够为有关决策部门、企业和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决策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吴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绿色发展、产业经济、技术经济、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葛新权: 1957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 1986年起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守一教授学习数量经济学,2005年在美国奥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与张守一教授合著《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模型·预测》《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知识经济概论》,出版专著《经济统计与经济模型》《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技术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第九届、2008年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齐建国: 1947年出生于河北省迁西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等。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软科学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课题,以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委托课题,内容涵盖技术创新、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区域产业规划等。作为主要专家成员参与起草了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等。主要学术著作包括:《知识经济与管理》、《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2011-2012、2013-2015)、《中国“经济新常态”深度解析与对策》等。
彭绪庶: 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技术创新与创新政策、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创新。先后主持和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重大项目,以及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中日国际合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大研究项目。多项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李文军: 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技术经济、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