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2015年的美国内政外交继续呈现胶着状态。在政治层面,两党极化缠斗加剧,政治掣肘降低了政府的效率与公信力,美国政治对民意的回应性每况愈下。在经济层面,美国经济在统计指标上虽然持续缓慢复苏,甚至2015年末的失业率已降低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但考虑到持续下降的劳动参与率,美国经济依然堪忧,且给民众带来的实际“获得感”有限,与公众期待存在差距。在社会层面,中间阶层所在比例空前缩水,降至50%以下,移民、控枪、堕胎等议题不断引发争议,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落实也遭遇较大不确定性,种族矛盾与冲突呈现频发态势。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压力相比,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仍尽力维持其所谓“全球领导”地位,持续强化亚太战略,实现美古复交,力促伊朗核协议达成,但面对叙利亚问题以及“伊斯兰国”(IS)等恐怖主义威胁抬头的现实,奥巴马政府选择了“不做傻事”的廉价平衡,无法令国际社会信服。
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的国内政治竞争正在进入高潮。由于此次选举的“开放性”以及美国社会各种焦虑情绪的累积,选举过程尤其是共和、民主两党的党内初选呈现出高度戏剧化的场面,“特朗普现象”和“桑德斯现象”昭示着美国政治中“非建制力量”的崛起和政治重心的下沉。随着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出线,白宫宝座之争已锁定为希拉里与特朗普之间的对决。未来两党总统候选人之间竞争将更多地向政策领域聚焦,其中希拉里的政策主张相对比较清晰,而特朗普在政策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模糊性。就外交政策而言,随着近期西方社会恐袭事件的频发,外交政策将会扮演比以往更为主要的角色,但外交政策仍将主要反映国内政治动向。随着两党总统候选人力争阐明对“奥巴马主义”的替代方案,一种更加鹰派的声音逐渐显现。就奥巴马政府而言,将会抵制要求美国在中东、俄罗斯、中国等问题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的呼声,同时,由于这种呼声的日益强烈,美国对外政策的协调性将会变得更成问题。
纵观建交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中美关系因美国的选举周期而陷入波动是一种历史性常态。在两国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2016年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是多层面的。就选举过程而言,目前美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对华政策大辩论与竞选中两党参选人对中国议题的负面炒作将相互叠加,使得本次选举中关于中国议题的炒作不同以往,不但更为频繁而负面,而且存在从“低级政治”的经贸议题向“高级政治”的区域安全议题的转变,其中南海问题将日益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焦点。
傅莹: 傅莹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秘、二秘、副处长等职,承担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谈判,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工作。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处长、参赞等职,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曾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驻菲律宾大使、驻澳大利亚大使、驻英国大使。2009年至2013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国肯特大学硕士学位、荣誉博士学位。
黄平: 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学博士(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欧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美国研究所所长等。主编过的著作有《美国蓝皮书》(主编)、《社会蓝皮书》(副主编)、《美国研究》(主编)、《读书》(执行主编)等,现为《不列颠社会学》(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当代社会学》(Current Sociology)、《比较社会学》(Comparative Sociology)、《国际移民》(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全球社会政策》(Global Social Policy)、《发展社会学》(Sociology of Development)等英文杂志国际编委。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过的著作:《西部经验》、《公共性的重建》(上、下)、《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农民工反贫困》(中英文)、《梦里家国》等。
郑秉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福利制度比较、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等方面的研究。
倪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国学会会长。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95年、2000年和2009年在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尼采国际问题高级院做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国内政治、美国对外政策及东亚安全事务。代表作有《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美国在东亚的作用》等专著,以及《观察中美关系的三个维度》《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沿革及思考》《变轨、脱轨、延续——从美国对外战略的轨迹看特朗普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三个特征》《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考察》《失衡与分裂——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治》《常规因素与非常规因素的汇合——美国对华政策的质变》等论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