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扶贫是开放和扶贫的辩证统一体。开放能促进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促进社会治理结构的完善;在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科教文卫水平的同时,改善区域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就业、提升区域福利,还为扶贫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扶贫成效的可持续和模式创新也能增进地方社会活力,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更具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供支持。
本书汇集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分论坛、2015年农村社会治理与开放式扶贫研讨会、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5)暨第五届百村调查研讨会“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主题论坛相关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并融合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反贫困论述。本书的出版旨在推动反贫困工作领域的开放式发展、反贫困行动的多元参与、反贫困模式创新。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编委会
前言
上编 论坛研讨 会前访谈
上编 论坛研讨 主会场部分
上编 论坛研讨 主会场部分 主旨演讲
上编 论坛研讨 主会场部分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主题对话
上编 论坛研讨 主会场部分 共识发布
上编 论坛研讨 贵州民族大学会场部分
上编 论坛研讨 贵州民族大学会场部分 讨论主题一 农村社会治理与反贫困
上编 论坛研讨 贵州民族大学会场部分 讨论主题二 反贫困、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上编 论坛研讨 黔西南分会场部分 主题 山区发展与绿色减贫
中编 专题研讨 农村社会治理与开放式扶贫研讨会
中编 专题研讨 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5)暨第五届中国百村调查研讨会 开幕式
中编 专题研讨 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5)暨第五届中国百村调查研讨会 主旨演讲
中编 专题研讨 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5)暨第五届中国百村调查研讨会 论坛 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
下编 专题论文
后记
张学立: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第二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社“黔灵学者”,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委会主任、贵州省逻辑学会会长。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及省部项目10余项,著作17部,论文70余篇。
黄承伟: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全球贫困与反贫困、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等领域的理论、政策、实践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项目以及外交部、财政部等部委,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咨询、合作研究项目数十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减贫与发展领域的著作50余部,成果多次获奖。
叶韬: 原贵州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贵州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历任绥阳县雅泉乡党委书记、县政府办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遵义市常务副市长、市行政学院院长,省乡镇企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大华: 男,1963年生,侗族,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贵州省法治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特殊津贴资助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犯罪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循环经济。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 先后出版《知行合一:中国法治建设思考与实践》《乡村振兴与法治保障》等个人专著15部,合著《法治中国视野下的政法工作研究》《侗族习惯法研究》等38部,主编27部;发表法学论(译)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维护民族大团结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思想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地方实践经验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