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产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金融结构代表经济结构,并将宏观治理界定为四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外部平衡)的实现途径与平衡方式。基于历史事实分析法,本书研究了美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治理”之间的纽带关系,并参照该关系,总结了中国经济结构当前的基本特点,预测了中国经济结构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结构治理建议。
刘仕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黄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室副主任,国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财政部国际司国际财经问题特聘顾问,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新兴经济体学会中青年论坛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长期国际金融和全球经济治理。著有《国际经济研究中的多边分析方法与应用》(2012)、《中国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博弈》(2014)。在《世界经济》《管理科学》《金融研究》等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货币研究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日本一桥大学、比利时Bruegel等科研机构担任访问学者。
李春顶: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摩擦、异质性企业贸易、经济政策建模与模拟以及开放宏观经济。迄今为止,已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严肃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媒体上发表财经评论50余篇。
曹永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与统计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 学历 2006~2010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1~2004年在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1998年在天津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年至今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 2008~2009年受福特基金资助赴美国Brandeis大学国际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1998~2001年在天津家世界集团企业策划部工作。
孙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公司融资和货币经济学,著有《汇率与国际收支》(1999)、《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代理成本:理论、经验和启示》(2006)、《合作与不对称合作: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关系》(2016)、《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导论:理论发展与现实挑战》(2021)等。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著有《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1992年)、《国际经济政治学》(2008年)、《美国行为的根源》(201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