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永续驱动力,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助力品牌传播、激发文化活力、活化社会管理、重构空间布局的主要支点。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已渐成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维度。在“十三五”开局之际,研判未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全局因素,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以及国家决策视野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认识的深入等,也要充分认识到还有诸多因素会深刻影响上海文创产业发展的愿景和路径,不仅包括最具可见度的强力和指向性政策的实施,以及全局性的平衡,还包括辐射空间的拓展、转型机遇的把握、旗舰项目的选择、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参与的程度,以及对技术趋势的准备度。
在此背景下,我们完成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该报告基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基地最近几年所进行的有关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课题研究,包括“上海市政府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建设创意城市的重点政策”“上海设计之都三年行动计划”“文化创意驱动城市转型的软环境研究”“上海设计之都发展报告”等多项重大战略性实证性课题,以及对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创意城市的最佳实践与经验的调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路径、制度设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论证和学理分析。本报告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分析和展望了“十三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产业发展篇和区域动态篇分别从产业和区域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解读,专题研究篇涉及文创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案例分析篇和附录提供了各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素材。
目前,上海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刻,全国各地区也正进入“十三五”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相信本报告有助于进一步开阔和启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及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路。
王慧敏: 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学科负责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主持相关产业规划和决策咨询课题20多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
曹祎遐: 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第二轮)新文创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创意产业、创业与创新管理。现已出版专著7部,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公开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晨光学者”等荣誉奖项。
孙洁: 女,出生于1980年,产业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等10多项课题。在《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创意产业集群:城市的另类增长空间》《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促进城市转型》《集群租金视野下动漫产业集聚研究:以上海动漫谷与动漫大场为例》《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创意村镇的实践模式及启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演化:升级趋势与固化、耗散——来自上海百家园区的观察》《委托代理理论下园区依托型国有创投企业治理问题探析:以张江火炬为例》等。
王兴全: 管理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产业、网络内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