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欧洲模式”是外部人对欧洲文明总体观察的结果。作为一种“整体文明”欧洲人不仅创制了欧洲联盟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各种协调机制与认同方式,而且在社会生活的许多事务中他们都有一种超乎常规的默契和协作。“欧洲模式”不同于西方概念,除了那些可见、可触、可定义的欧盟体制、机制与方法以外,还有一种推动着欧洲各国不断加紧相互联系与融合的“欧洲一体化”的力量和逻辑。
本书重点研究欧洲的经济社会模式,采取对欧盟整体的研究和对其成员国的考察有机结合的方式,从效率与公平、治理与协调、多样性与同一性以及价值与制度的视角具体分析了欧洲经济社会模式的内涵及运作模式,并从不同领域的政策出发对欧洲经济社会模式与改革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同时还探讨了欧洲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及其发展前景。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承担的“欧洲模式与世界”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他们的分析系统全面、观点鲜明独到,是对欧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了解欧洲、研究欧洲的重要参考读物。
《欧洲模式研究丛书》编委会
《欧洲模式研究丛书》总序
Contributors
“里斯本战略”的中国视角(代前言)
引言
上篇 从不同视角评析欧洲经济社会模式与改革
中篇 从不同领域政策和机制看欧洲经济社会模式与改革
下篇 欧洲模式的影响与改革前景
罗红波: 1946年3月生,江西萍乡市人,意大利研究及欧洲经济研究专业,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导、教授,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1970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1970~1982年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国际台工作,198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工作。其中1979~1981年在意大利卡提布里亚大学社会经济系进修。欧洲学会理事,意大利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会长。主编的书主要有:《欧洲公有企业:历史沿革·国家参与·经营管理·调整改革》(合编,1994)、《欧洲公有企业大变革》(合编,2000)、《欧盟中小企业与中欧合作》(合编,2001)、《中小企业直面经济全球化》(2004)、《移民与全球化》(2006)、《产业区直面经济全球化》(2008)、《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作用》(2009)、《城市:全球化网络的节点》(2010)。专著有《意大利工业化之路》(合著,1991)、《中小企业王国——意大利》。译著有《缔造意大利的精英——以人物为线索的意大利近代史》(合译,1992)。